一、輿情簡介
近日,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簡稱“中華兒慈會”)被曝河北負責人卷走千萬款項。事件經媒體報道后,立即引發(fā)廣泛關注。同時,由于事件涉及“兒童”“慈善救助”“千萬捐款”“卷款跑路”等公眾敏感話題,在輿論場上挑動網民神經。從“中華兒慈會河北負責人疑卷走千萬救命款”的輿情傳播態(tài)勢情況來看,新聞媒體、意見領袖等對輿情的傳播起到了主要作用。另外,涉及慈善相關款項的應用問題一直以來備受關注和爭議。相關部門的監(jiān)管問題也是網民評論中所熱議的話題。
二、趨勢變化
從9月11日0時至9月18日13時,全網有關“中華兒慈會河北負責人疑卷走千萬救命款”的輿情最高峰出現(xiàn)在9月15日10時。
9月11日,有網友發(fā)視頻稱:厲害了,兒慈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 ,再次被幾十個患兒家長包圍了………就今天,2023年9月11日上午 都是家里有患病孩子的家長們,幾十個,報警說一千多萬被9958的工作人員,卷走了。 前天的#99公益日# ,@騰訊公益 有配捐。所有慈善機構都全力以赴呼吁捐款,只有9958緊急停止籌款,為啥呀?全力以赴去捂著家長們的嘴?滅火?各個擊破,不讓家長們維權? 感謝北京好警察,幫助全國各地的患兒家長。視頻,50秒處,警察叔叔質問中華兒慈會·9958工作人員:“要是你們的孩子病了,你們的錢被卷走了,你們什么心情”。 一千多萬患兒的錢,多少個孩子的命? 幾十個患兒家長被迫放下生病的孩子,一起跑北京,包圍兒慈會·9958辦公室。
有關“中華兒慈會河北負責人疑卷走千萬救命款”的輿情信息經自媒體帳號發(fā)布在社交網絡平臺。
9月12日,有網友發(fā)文稱:深夜,被兒慈會9958河北項目負責人卷走千萬救命款的家長們露宿在兒慈會的辦公大樓外。 每年99公益日,一些大病患兒的爸媽都會借錢投入到兒慈會9958的項目里,希望能拿到一部分配捐,讓孩子能多一點希望。今年,幾十位患兒遭遇兒慈會9958河北項目負責人柯善孝詐騙,卷走超過千萬善款,也帶走了這些大病患兒生的希望。截止目前,還沒有相關公安機關受理報案。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也未向相關部門報案。相關信息被網民轉發(fā)后,熱度有所升高。
9月13日,央廣網發(fā)文稱:【#兒慈會卷走千萬救命款涉案人員已自首#】9月13日,兒慈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項目的工作人員表示柯某孝已經向警方自首,此事件是柯某孝是冒充兒慈會的名義行騙,屬于柯某孝的個人行為,目前該案件已經立案,“案件是刑事案件,后面的細節(jié)還沒透露呢,我們也不知道,我們也是受害者?!痹摴ぷ魅藛T還表示,柯某孝前期是河北廊坊救助中心的志愿者,對于柯某孝的行為,兒慈會也是近期才了解到。(頂端新聞)
9月13日晚,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公開發(fā)布聲明稱,柯某孝不是兒慈會工作人員,曾在9958兒童緊急救助項目河北廊坊地區(qū)合作機構當過短暫的志愿者,兒慈會從未委托過柯某孝個人為9958兒童緊急救助項目籌集資金。聲明稱,柯某孝近日已被河北三河市公安局燕郊治安分局拘押,正在接受調查,兒慈會也在積極配合公安機關調查。
相關信息經微公益、風聞社區(qū)、泗洪政法的傳播,網絡熱度有所增加。
9月14日,【#千萬救命款被卷更多細節(jié)披露#】多名白血病患兒家屬表示 ,“配捐”作為病友群常用的一種籌款方式,最能解決實際問題。投入的金額不同,收到的回款也不同。比如,投入12.6萬元,可以在拿回本金的基礎上,另外收到4000元,被稱為激勵金;投入4.85萬元,則可以拿到1500元。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柯某孝的“配捐”項目涉及80多個患者家庭,總金額近千萬元。原本應該在8月底就到賬的回款遲遲沒有動靜。9月6日,柯某孝給一位病友發(fā)消息稱,“對不起大家了,錢回不來,我已經到盡頭了”,之后失去了聯(lián)系。 家屬們稱,他們之所以信任柯某孝,是他作為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以下簡稱“9958”)工作人員的身份。在“9958”的公眾號上,一篇發(fā)布于2023年2月24日的推文顯示,柯某孝是中華兒慈會項目四部9958廊坊團隊主任,并獲得中華兒慈會2022年度最佳領導力獎。 目前,該推文中包含柯某孝及其頭銜的文字已被刪除。
9月15日,紅星新聞、央廣網、南方都市報、沸點視頻、北京青年報等圍繞中華兒慈會回應千萬善款被卷走、中華兒慈會承認存在失職、兒慈會稱柯某孝主任身份是編輯搞錯了、患者家屬曬中華兒慈會匯款單、卷走千萬善款的兒慈會志愿者也是病友等方面展開報道和傳播,網民大量參與轉發(fā)和評論,相關信息量迅速增加,輿情熱度升至峰值。
【#中華兒慈會回應千萬善款被卷走#:涉事人員系志愿者,廊坊救助站3月已解約,管理有不足】中華兒慈會平臺傳播部主任孫丹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華兒慈會9958廊坊救助站”主任為陳雙飛,并非柯某孝。但此前,柯某孝冒用主任名義參加9958相關活動并得到了官方公眾號的報道。 孫丹丹承認,兒慈會管理確有不足,將對與地方合作機構成立、合作機構實際運營管理的地方救助站加強管理和約束。
【#中華兒慈會最新回應配捐詐騙風波#】#中華兒慈會承認存在失職#中華兒慈會平臺傳播部主任表示,中華兒慈會對公眾號文章內容審核確有把關不嚴的失職責任。當務之急是如何對這些本就因病陷入經濟困境,又遭遇“配捐”騙局的家庭進行專項救助?!拔覀兿朐诨ヂ?lián)網平臺給他們上一個專項籌款項目,盡可能動員社會公眾的力量關注這個群體。我們是有專門人員接待他們,給他們一個綠色通道的救助。”(總臺中國之聲記者管昕)
【#兒慈會稱柯某孝主任身份是編輯搞錯了#】 9月14日晚,兒慈會北京總部傳播部主任孫丹丹,在接受采訪時,對柯某孝身份的“變更”給出了兒慈會方的說法。 孫丹丹稱,“柯某孝在廊坊救助站做過短暫的志愿者,我們當時9958救助項目是跟天津北辰區(qū)天眷公益服務中心有簽署合作協(xié)議,柯某孝也是在這個機構做了一個短暫的志愿者,我們從未委托任何機構或個人開展資金募集,個人轉賬是違法行為?!?對于官方公眾號中柯某孝的主任身份,孫丹丹介紹,當時柯某孝冒用天津這家機構的名義,報名參加了培訓會,“在傳播人員撰稿時,看到人員名單里,柯某孝以主任身份報名的,寫稿子時候,就這樣寫上去了。稿件復核人員也有責任,沒有搞清楚柯某孝身份,這是他的工作失誤?!?針對“配捐”項目質疑,孫丹丹強調,兒慈會從來沒有發(fā)起過“配捐”活動,只參與過平臺組織的配捐活動,“我們是參與方,不是組織方?!?/p>
#患者家屬曬中華兒慈會匯款單#【患者家屬曬機構匯款單!#中華兒慈會曾稱被卷走款項系個人往來#】14日晚,曾參與柯某孝“配捐”項目的王女士向南都記者展示了來自“中華兒慈會”的匯款單。 王女士告訴南都記者,她曾在兒慈會9958項目群參與了15次以上的“配捐”活動,“因為一般每次都能獲得1000元的配款”。對于大病患兒家屬來說,“配捐”意味著先向基金會支付定量本金,再從基金會獲取本金和“配款”。 此前,王女士在項目群里通過打款的方式兩次向柯某孝團隊支付了15萬元,柯某孝答應將在8月31日前向王女士打回本金及4000元“配額”。9月初,柯某孝在群里表示“錢回不來了”,王女士及其他家屬在9月6日選擇了報警?;颊呒覍贂駲C構匯款單!中華兒慈會曾稱被卷走款項系個人往來 患者家屬曬機構匯款單!中華兒慈會曾稱被卷走款項系個人往來。
9月16日——9月18日,主要圍繞中華兒慈會地方加盟團隊是如何運作的、千萬善款被卷走背后的“配捐”疑云、兒慈會稱柯某孝主任身份是編輯搞錯了、兒慈會承認工作失誤等信息展開傳播。
三、媒體類型
從整體上看,有關“中華兒慈會河北負責人疑卷走千萬救命款”的輿情主要集中在"社交網絡"平臺(占比66.7%)。其次為“視頻”平臺(占14.5%)以及“新聞客戶端”平臺(占10.5%)。另外在新聞網站、公眾號也有一定數(shù)量的傳播。
四、熱門文章
根據(jù)互聯(lián)網輿情監(jiān)測分析軟件蟻坊鷹眼速讀網系統(tǒng)的分析,篩選出“中華兒慈會河北負責人疑卷走千萬救命款”相關熱門傳播文章。
五、情感傾向
該事件從報道至今,輿論關注與爭議焦點并未發(fā)生明顯變化。在此過程中,媒體報道、事件相關主體發(fā)聲、事件后續(xù)跟進等把輿論目光聚焦在慈善捐款的監(jiān)管這一熱點話題。整體來看,與社會關切熱點相關聯(lián)的要素易牽動網民情緒化表達,而事件涉及機構的回復并未使得輿論爭議得到平息。
六、文章類型
全網有關“中華兒慈會河北負責人疑卷走千萬救命款”的信息內容主要以轉發(fā)為主,占46.6%,其次為評論,占29%,原貼信息較少,占24.4%。
七、網民意見傾向
1、關注事件信息,表達個體意見
從事件傳播的情況來看,輿論對于各地巨額善款的使用去向存在質疑,認為慈善機構缺乏透明度和財務公開,對于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實施情況等信息披露不夠透明,導致公眾無法了解慈善捐款的具體情況,缺乏相應有效的監(jiān)管措施,讓公眾對捐款的去向產生懷疑。另外,近年來一些慈善機構曝出貪污腐敗、挪用資金等丑聞,這些負面報道導致人們對整個慈善行業(yè)產生了懷疑和不信任。慈善行業(yè)組織自律措施有限,行業(yè)標準制定工作落后于實踐需要,存在調整范圍窄、內容規(guī)定粗、制約機制少等問題,難以形成有效的行業(yè)自律機制。
2、回應避重就輕,質疑聲音仍未平息
中華兒慈會最新回應“配捐”詐騙風波:確存失職責任,將開辟綠色通道。此回應不但沒有平息公眾質疑,反而引發(fā)更大的輿論爭議聲音?!疤薄案罹虏恕薄肮芾砣笔А薄白约悍傅腻e卻拿大家的善良找補”“洗錢”“詐騙”“忽悠”“摧殘愛心”“撈錢”“無底線”等成為網民熱議詞匯。
3、追問各個監(jiān)管平臺、部門責任
公眾追問主要集中在:對于慈善捐款廣告投放平臺,是否在廣告投放之前進行了相應的分辨和審核義務?對于慈善機構相應的監(jiān)管部門,是否對資金的明細進行了相應的監(jiān)管和分布?
相關閱讀推薦:近期熱點輿情事件匯總分析(教育類)
咨詢及申請試用:蟻坊鷹眼速讀網輿情監(jiān)測系統(tǒng)免費試用》》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電話:4006770986 負責人: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