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以后,為提高群眾對肺炎疫情的防控意識,街頭巷尾紛紛通過拉橫幅標語的方式宣傳。在舉國為疫情嚴峻防控時,采取簡潔、俚語化的宣傳標語能更加直觀的強化人們對肺炎疫情的警惕性,發(fā)揮其社會動員力量。而由于不同受眾在地理環(huán)境、文化層面的差異性,集結群眾聰明才智的宣傳標語在網絡傳播環(huán)境中影響力不斷被放大,本文將選取部分在網絡上廣為流傳的宣傳標語,借助蟻坊軟件輿情監(jiān)測系統(tǒng),分析其傳播特點及網民如何看待抗擊疫情下各種角度的標語傳播?
抗疫宣傳標語:
標語口號主要發(fā)揮導向功能、動員功能和激勵功能,這為凝聚群體力量,共克疫情難關提供幫助。在抗擊疫情期間,涌現(xiàn)了很多朗朗上口,押韻又有才的地方性宣傳標語,相對于網絡傳播,這類標語能針對不同目標人群產生心理暗示效應。以下選取部分標語類型進行具體分析:
1、效果的鼓動性:
透視這些標語口號,“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這類標語口號有強大、自上而下的社會動員功能,不僅在互聯(lián)網上凝聚了網民的群體力量,對一線抗擊疫情人員、基層干部治理、動員激勵社會力量等層面均發(fā)揮了良好的功效,是提高廣大群眾在面對疫情時信心和決心的有利武器。
因疫情的隱蔽性及強傳染性,為減少人員流動,降低疫情帶來的影響,如何提高公眾戴口罩出門意識,不聚眾扎堆、走親訪友也成為當?shù)胤酪咝麄鞯闹攸c工作。部分地區(qū)懸掛起類似“做人厚道 戴好口罩 為國為家 不聚最佳”標語,以溫和、勸導性及貼合人們生活的標語進行禮貌勸退,達到宣傳目的。
而被貼上“硬核”、“接地氣”標簽甚至如同泥石流一樣無情的宣傳標語則讓人啼笑皆非,在抗疫標語中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完成從地區(qū)傳播到社會影響力的巧妙轉化。例如“不戴口罩你試試 試試就逝世”、“口罩還是呼吸機 您老看著二選一”...這樣略顯粗俗、簡單粗暴、話糙理不糙,自帶語音效果的標語真正做到了對群眾感官的沖擊力。不得不說,在特殊的社會環(huán)境影響下,這類夸大疫情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帶有恐慌色彩的標語在部分鄉(xiāng)鎮(zhèn)、人民防疫意識薄弱的地區(qū)同樣也是一次成功的傳播實踐事件,起到了很好的震懾作用。
2、內容的差異性:
標語宣傳的核心是希望人們提高對此次疫情的防控意識,從海量標語傳播中不難看出,地區(qū)方言差異性、宣傳側重點及通過網絡流行語輸出等均為當?shù)貥苏Z宣傳注入了活力。
馬氏語境觀認為,語言與環(huán)境之間存在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不同的情景語境與文化語境下,切合當?shù)靥厣臉苏Z使用能在不同群體中產生情緒感染的作用。方言標語在小范圍受眾群體中有其接地氣、增強語言感染力等特色。從宣傳側重點方面,標語帶來的引導效果也不一樣,有的標語借此向群眾呼吁“不接觸野生動物 不吃野味”,有的標語強化人們不出門、出門必戴口罩意識。“保命千萬條,口罩第一條...”這一類標語套用了在某電影中的臺詞,而該宣傳語也曾被公安部門廣泛宣傳,在網民意識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結合當下網絡環(huán)境中流行語的標語宣傳能更好的凝聚社會共識。
網民如何看待抗疫標語?
通過鷹擊早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對近一個月網民討論抗疫標語的網絡情緒來看,正面情緒占比達到71%,除了激勵性標語產生的動員效果,對于文字色彩略顯簡單粗俗的標語宣傳效果網民并不排斥。硬核、接地氣的靶向性宣傳標語既起到了規(guī)勸作用,又產生了很好的防疫宣傳效果。中立情緒占比為22%,負面情緒占比為7%。網友對部分“野蠻”、低俗化標語持負面態(tài)度,質疑這些標語是否踩過界?部分標語社會情緒宣泄過于“惡毒”,甚至逾越文明底線...
小結:
總體來看,標語是深入群眾進行防疫宣傳工作的重要傳播工具,在城市和農村都起到了良好的勸導、強化提醒作用。標語的傳播也是一面鏡子,能折射出不同的社會形態(tài),這也與我國基層群眾文化水平有關,在傳播過程中同樣也要注意避免低俗化傾向性標語所帶來的反噬效果,科學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
參考:韓承鵬《標語與口號:一種動員模式的考察 》
魏晏龍&田建國《對于馬林諾夫斯基語境觀的再分析》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電話:4006770986 負責人:張明)
更多輿情熱點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