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午,一篇題為《儋州一女子離家出走3天至今未歸,電梯監(jiān)控沒有出走身影,警方已介入調查……》的文章引發(fā)輿論關注。鄭先生和妻子范娟發(fā)生爭執(zhí),妻子一氣之下走出家門??善婀值氖?,查看整棟樓4個電梯監(jiān)控,也沒能看到妻子出走的身影,鄭先生還表示“出走時并未攜帶身份證和手機?!鼻坝泻贾輥砼勘瘎∈录纳羁探逃?,該消息在網絡上迅速得以傳播擴散,并演化成一起輿情熱點。伴隨著晚上10時許儋州警方通報“經多方尋找,9月15日晚8時許,范某已順利返回家中”,網絡輿情熱度到達峰值。
儋州女子離家出走3天事件輿情如何發(fā)酵?
據輿情監(jiān)測系統(tǒng)鷹眼速度網顯示,9月15日12時許,儋州女子離家出走3天事件熱度初步顯現,直至18時處于輿情醞釀期。這一時期以當地媒體的初始報道為主要引爆點,新海南客戶端、廣州日報、南海網等媒體的傳播推動網絡關注度不斷匯聚提升。隨后,網絡大V@武志紅 @午后狂睡 @侯虹斌 等關注到了這一事件,因為本身擁有更多粉絲數與話語權,他們的轉發(fā)評論觸及到了更多公眾,網絡輿情熱度呈現直線上漲態(tài)勢,截至9月16日0時輿情進入爆發(fā)期。結合事件節(jié)點來看,儋州警方通報“已順利返回家中”之時網絡輿情熱度到達峰值,而這一消息此時才剛剛開始傳播,這也就意味著網民接受“警方通報女子離家出走3天未歸”與“女子離家出走3天未歸”相比,網民對于后者所留存的印象更加深刻。而媒體和網絡大V層面,儋州警方通報最新進展之后,關于“女子離家出走3天未歸”的消息依然見諸網絡,一味地抓取眼球。9月16日9時許,觀察者網、正義網、廣州日報跟進了“已順利返回家中”這一消息,促使輿情熱度再度到達次高峰。由于該事件并未產生惡劣的悲劇后果,截至目前網絡輿情熱度走向自然消退。
通過儋州女子離家出走3天未歸網絡輿情熱度趨勢可見,媒體報道和網絡大V的介入起到了促使輿情發(fā)酵的重要作用,而反過來,為追求流量對于事件最新進展的跟進不及時甚至故意制造沖突也遭到了部分輿論的不認可。
輿論場上杯弓蛇影:杭州來女士失蹤案引起刺激泛化反應
從網絡輿論呈現來看,“與杭州女子失蹤案相聯系”話題比例到達67%。同樣是丈夫報警妻子出走,同樣是未攜帶身份證和手機,儋州女子離家出走3天未歸消息初始傳播階段,網絡輿論自然產生一定想象力,具體表現在“老公好可疑”的輿論斷案、“先查水表”的輿論戲謔、“警方調查”的輿論期待三個方面。杭州來女士老公的表演型人格讓失蹤案的網絡輿論撲朔迷離,受媒體略帶傾向性報道的影響,網民儋州女子離家出走3天未歸事件中網民先入為主地判斷鄭先生有一定嫌疑,這種斷案對當事人造成傷害;杭州女子失蹤案查水表、化糞池警告等輿論消費曾經引發(fā)強烈譴責,而在儋州女子離家出走3天未歸事件中,類似的戲謔化表達還在上演;相對于以上兩類輿論表現,對于警方調查結果的言論比較理性。
警方通報之前,該話題與“坐等后續(xù),希望平安無事”話題總共占比82%;警方通報之后,“平安就好,虛驚一場”、“浪費社會資源”以及其他言論占比18%,由此也可以印證,網絡輿論對于警方澄清事實原委的關注度已經低于初始傳播階段,部分媒體杯弓蛇影式的報道達成了賺足眼球、完成點贊轉發(fā)等流量至上的任務要求,卻營造了網絡輿論恐慌情緒,而傳播末期“已順利返回家中”的相關報道又造成刺激反應泛化,主要表現在“丈夫差點社會性死亡”“難道是去會網友”“拳師們又要狂歡了”“媒體瞎帶節(jié)奏”等其他言論。
(部分文字、圖片來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電話:4006770986 負責人:張明)